從書上得知讓嬰幼兒學習認字對刺激視力發展有所幫助,所以我在蓉七八個月大時即購買了一套大字卡,此套字卡的特色是依照格 連杜曼 博士的理論來製作,字卡的字體採全紅色印刷,而且每個字都足足有十多公分大;當初我以為視力不佳的蓉看那麼大的字卡應該「沒問題」(心想他應該看的到那些大字吧?),結果不然,蓉對那些超級字卡興趣缺缺。所以,那些字卡的命運--淪為蓉把玩的玩具,但更慘的是大多時候蓉對那些超級大字卡是不屑一顧的...

最近我突發奇想,想到蓉學習看圖卡的過程;他先從色彩鮮明構圖清晰的手繪大圖卡開始看(註:對視覺損傷的蓉而言,全真照片反而無法吸引他,可能是照片的色彩對比相對而言沒那麼「搶眼」吧),然後隔一段時間才開始有辦法看(看圖指認)色彩稍淡且構圖有點沒那麼清晰的圖,然後才能看單色的圖或構圖看來帶點抽象意味的圖,最後才是單色的影子圖。我心想:難道讓蓉學習看字卡的過程也應當是如此嗎?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剛開始看的字卡,就不該是純色的字體,而應是彩色的字體嗎?

當下我開始迫不及待的開始我的實驗;我以彩色筆在八開的白色圖畫紙上「手繪」了幾組彩色的字,然後拿給蓉看。因為蓉最喜歡爸爸,所以想當然爾,呈現給他看的第一組字體是「爸爸」。我告訴蓉:「來!你看這是『爸爸』,他穿綠色的衣服(我一邊指著上邊的綠色的『父』),戴黃色的眼鏡(我一邊指著字體下邊的黃色雙口)。蓉被這樣的「爸爸」吸引住了!我從他的表情和眼神即可發現他喜歡上字卡上不一樣的「爸爸」,此次他不但不排斥看字卡,而且還表現出喜歡看這樣漂亮的彩色字卡呢!

頭幾天我反覆呈現我手繪的彩色字卡「爸爸」和「蓉」給蓉看,他都表現出興味盎然,而且似乎開始慢慢能辨別這兩張字卡上的詞彙,然後我慢慢加入他平常經常接觸到且喜歡的詞彙,例如:餅乾、老師、妹妹、帽子、巧虎、舅舅等,並且盡可能的每一張字卡都附有一個「故事」,以讓蓉對字卡有印象並方便他記憶(例如以黃色和黑色的色筆來彩繪「巧虎」字體)。

截至目前為止,蓉看如此的彩色字卡大概能認五、六組字詞。神奇的是,他認得彩色的「爸爸」字體後,現在也能認得純黑色和純紅色的「爸爸」字體。我不得不驚奇於蓉特別的學習方式和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