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柯雅齡


  雅雅在大班上學期,經醫師診斷為發展遲緩,尤其是在精細動作的部分有明顯落後,平常雅雅在班上很少進行畫畫及美勞活動,偶爾在老師要求下嘗試拿起畫筆畫圖,畫的線條細細淡淡有如絲狀,且仿畫、描寫能力都較同年齡孩子落後許多。


  下學年雅雅就要進入國小就讀了,眼看雅雅的畫圖運筆能力還很差,媽媽積極的為雅雅進行運筆訓練,希望能做好入學前的書寫能力準備,但雅雅意願還是不高,且常常因為畫圖寫字一事,與媽媽有相當多的爭執,讓媽媽不知所措。媽媽擔心如果不堅持運筆訓練,會影響小學後的學習能力,但又不想常為此與雅雅鬧得不愉快,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很多發展遲緩的孩子,手部力量、協調性及靈巧度都較為不足,對於孩子自身的生活功能,以及往後入學的書寫能力都會有所影響,除了運筆練習外,筆者提供十個巧手運動,父母在家中可以帶著孩子一同進行。
 


    一、兩指動一動:嘗試找出孩子喜歡的食物,像巧克力、小饅頭,一次將一顆放在桌面上,讓孩子自己想辦法拿起來吃,如果孩子還是習慣用五指或三指取物時,則可利用家中的製冰槽(或其他有深度小洞的容器),在裡面放進小顆巧克力,讓孩子不得不練習用前兩指指尖深入小瓶罐中,才能取出小巧克力。也可以增加難度,將糖果放進透明(看得到以增加動機)的有蓋罐子,讓孩子先練習將盒子旋轉開來想辦法取出;或是將內容物改為是有包糖果紙的糖果,順便讓孩子練習將糖果紙撕開,作為手肌力及雙手協調的練習。


 二、大廚師遊戲:在家中和孩子一塊兒進行揉麵團、麵團活動,在麵團內加上小玩具、小珠珠,讓孩子想辦法在大麵團中一一取出;再和孩子玩壓麵團,壓成一片片的水餃皮後,在水餃皮內放進一顆小彈珠,一起來包水餃;包完水餃後,以雙手手掌搓揉麵團,搓成長長的麵條,並把搓成的兩條長麵條捲成麻花捲;或練習以前兩指揉小湯圓,比賽看誰可以搓得多,加強前兩指的操作及靈活度。為增加樂趣,可以加上模型,做成不同的麵團造形。


 三、手指謠:坊間有很多手指謠及搭配兒歌的錄音帶,一邊跟著念唱兒歌,一邊也可以增加十根手指頭的靈巧度,以及練習以大拇指輪流觸碰其他指頭,或玩警察捉小偷活動,一邊做出槍的動作(警察),一邊指出一根手指頭(小偷),左右手輪流替換,且漸進增加手指頭的數目,訓練雙手協調及反應敏銳力。


 四、小小設計師:平常在家中可以多讓孩子進行工具操作,像是玩打洞及釘書機活動。現在打洞的模型工具很多,找幾個孩子喜歡的模型讓他在家中打出不同的形狀,或是請孩子協助釘資料、打出紙袋樣(兩張紙合放整齊,沿著四周打洞,留下一邊即可);也可以配合節慶做不同造形的應景物,像是耶誕襪、服裝造形設計。


 五、夾子遊戲:家中的晒衣夾是訓練前兩指用力的很好工具,為引起孩子興趣,可以將夾子夾在孩子的衣服上,讓孩子先練習取下來,等孩子有興趣後,讓孩子夾在不同模型的紙板上,或是以夾物品的大夾子或是鑷子,讓孩子練習夾小玩具、夾彈珠、夾小米粒,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上。


 六、剝花生、瓜子、剝水果:在家中很多事情常常都是家人代勞,很少有機會讓孩子自己動手來試試,其實不妨讓孩子在家中也有這樣的機會,要吃花生、瓜子或水果,也可以自己試試,或是請孩子幫忙剝給爸爸媽媽吃,孩子也會很有成就感。


 七、插棒、投幣遊戲:利用坊間的玩具,練習前兩指及手眼協調的能力,在投幣活動時,除了一次拿一枚硬幣投入撲滿的練習外,也可增加難度讓孩子練習一次先拿五枚硬幣放在手心,再一次投一枚硬幣進撲滿,其他硬幣不能掉落,做從手掌到手指的掌指協調練習。


 八、撕貼貼紙: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歡貼紙,利用坊間不同形狀、顏色、造形的貼紙,先讓孩子練習將貼紙撕開來。為降低難度,剛開始可以拿稍有厚度的貼紙(最好上面的圖案是孩子喜歡的),比較方便撕開來,或是稍微先協助撕開一小角,剛開始製造一下孩子的成就感,再慢慢增加難度。或以電腦設計簡單的圖案,以圓圈圈替代蘋果的輪廓,孩子練習以小圓圈圈貼紙,嘗試貼在蘋果輪廓的圓圈圈內。


 九、串珠、串通心麵、穿洞板:串珠可以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除了坊間的串珠玩具外,在家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串珠玩具,先將粗細吸管剪成小段(平常喝珍珠奶茶的粗吸管可拿來使用),讓孩子練習以粗線串小段吸管,或是直接以五顏六色的通心麵串成漂亮的項鍊、手鍊。


 十、針筒、滴管遊戲:可以在醫療器材行購買到無針針筒及滴管,以針筒及滴管將水由一邊容器取到另一邊容器,或是在圖畫紙上作成滴畫、吹畫。

   
從日常生活中 加強整體動作經驗


    除了以上活動外,家長在家中不妨就地取材,多提供不同素材的畫紙、畫筆、材料,讓孩子優游自在的進行美勞遊戲(撕、摺、剪、貼、著色……);讓孩子有機會多嘗試自理活動,像是讓練習自己扣扣子、接拉鏈頭、拉拉鏈、夾髮夾、穿鞋、綁鞋帶……,或是做簡單的家事,像是擰乾毛巾、擦桌子……。這些都是每天孩子例行的活動,但往往父母會輕忽孩子的能力,而剝奪了孩子的學習經驗。


 一般精細動作、手部動作能力不佳的孩子,較多是源於軀幹、肩膀、手臂、手肘、腕關節等穩定度和靈活度不夠,所以在家中除了進行桌面上的操作活動外,還可以改變不同的姿勢進行例行的操作活動,像是在牆上作畫、走迷宮,或直接將磁鐵棋盤掛在牆面與孩子玩棋類遊戲,做垂直面手臂懸空的練習;以及在地面上雙手撐著作畫、玩樂高積木,或趴著丟沙包進入前方固定的容器內等。此外,還是要建議多帶著孩子進行攀爬、吊單槓、小狗爬行等活動,以加強孩子的整體動作經驗。


 精細動作的發展,除了動作經驗的增加外,當然也須實際了解孩子的手部本身機能(神經、肌肉、骨骼……)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良好的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訊息的支持。孩子沒辦法進行精細動作的活動,有沒有可能是因為觸覺較為敏感,或是本身受限於視力或視知覺問題?這些除了家人平常的觀察及了解外,也須借重相關專業(復健科醫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視力師……)的進一步評估及釐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蓉媽 的頭像
    蓉媽

    嬰兒搖晃症候群之腦傷兒童成長日記

    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