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挑選構圖清晰、顏色清楚明顯的圖卡,用剪刀或美工刀從孩子較容易辨識的位置作分割,一張自製的拼圖就完成了。孩子能力較差的,最好搭配有可當視覺提示的完整圖卡,讓孩子在拼時,增加成功的機會。(註:上面切割過的耶誕老人和大貓熊拼圖,對容來說可能構圖不夠清晰,所以他拼起來頗有困難,對我來說這兩張自製拼圖算是失敗的教具~至少現在不能用。)



比起具像的圖畫拼圖,外框及色彩都相對單純的形狀拼圖,對手眼協調能力差的孩子而言,較能愉快的操作。此組拼圖從一片到四片,而且配有握扭,適合提供給已經對一片拼圖十分上手的孩子。



加工過的拼圖,提供三組視覺提示:1. 將每片拼圖塊片標上號碼,將拼圖底板上拼圖塊的相對位置也標上同樣的號碼;2.底板上的拼圖片外圍形狀以色彩亮麗的色筆勾勒出線條;3.拼圖底板的四個角落以及拼圖片塊的四個角都貼上紅色圓點貼紙(讓孩子知道這片有「角」喔,「角」要對到底板的「角」)。作這麼多加工就是要增加孩子拼圖時的成功機會,減低孩子屢試不成的挫敗感。蓉玩這樣加工過的拼圖就可以幾乎完全獨力完成。


我嘔心瀝血的心得:孩子在持續的失敗中很難學習,而且孩子會有深沈的挫敗感;唯有讓孩子擁有成功的機會,孩子才願意繼續努力的嘗試和學習。




以上兩組朵拉和動物的拼圖,拼圖塊的形狀有點差異,一組是圓湖形、另一組是正方形且有嵌入的凸型片。你們猜:哪一組對孩子而言比較簡單?我本來以為朵拉那種拼圖塊外圍是圓弧形應該會較容易,結果我看蓉玩,發現對她而言,圓弧形外框因為缺少嵌入的凸型塊(拼時可以借重一下觸覺、本體覺),需要倚賴較多的視覺,對蓉而言反而較困難!這兩組拼圖我都將原版拼圖拿去彩色影印,影印後再行護貝,讓蓉在拼圖時,將影印的版本放在一旁當視覺提示,讓她在拼時可以有依據向。(當然媽媽要在旁邊給一點提示或引導)。註:此種拼圖坊間賣一包有四組拼圖,包含四片、五片、六片、七片。



20片的拼圖,標上號碼,外圍勾勒,蓉可以慢慢的在有大人的部分協助下獨立完成,但整個拼圖過程有點像是對她和媽媽耐心的考驗。如果在拼圖時,將拼圖的影印版本放在一旁,蓉可以更清楚的知道手上拿的拼圖塊該如何旋轉,才能跟旁邊的圖塊拼接起來,蓉可以因此拼的更順、更快。


蓉因為視力加上有動作障礙的問題,導致他手眼協調和精細動作等能力都受到很大的影響,更因為蓉知道自己這方面能力差,所以便不喜歡甚至逃避從事如拼圖這類特別需大量仰賴視覺與手眼協調能力的活動。怎麼辦呢?以前的我抱著「勤能補拙」的信念,而努力不懈的的操練他,結果:效果如何?可想而知--成效不彰。簡直可說是事倍功半!如此也讓我感到壓力沈重,因為覺得努力看不到具體成果,內心不免感到灰心氣餒,更糟的是,我和蓉的母女關係也經常因此陷入緊繃狀態。直到最近,我因為信仰的關係,開始學習將教養蓉的重擔交託給上帝,自此不再像以前那般「逼迫」自己和蓉後,奇妙地,我反而能看到蓉更多的進步,而且放鬆的我也變的有更多的靈感,可以激盪出更有效的方法來教導蓉。


摸索了五年多,直到現在,我才發現:特殊孩子的發展進步需要時間,不一定「勤」就補的了「拙」。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她的發展進步自有她自己的時程;像樓梯,有了下面一階的奠定基礎,上面那一階才有可能蓋上去。因此,不管認真的父母如何的給特殊孩子上多少療育課程,如何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在教,如果時間未到,我們期望看到孩子發展的那個階梯,他就是蓋不上去。所以,認真的父母在面臨孩子怎麼教都學不會之時,不妨趁這個機會歇個腳、喘口氣、喝口茶,暫且讓他去吧。不要忘記:在壓力底下,孩子和父母都無法成長和進步的,大家不妨趁機適度的放鬆,讓身心與思緒沈澱澄淨,或許再出發後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最後,再次跟大家分享我這幾年下來嘔心瀝血的心得:孩子無法在持續的失敗和深沈的挫敗感中學習與進步;唯有讓孩子擁有成功的機會,孩子才能持續努力的嘗試和學習,也才得以擁有進步的機會與喜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