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弱視訓練,一般人都會想到必須要帶到醫療院所給專業人員來做,雖說此說似乎有其道理(在此先不論所謂「專業人員」是否「夠專業」,據我所知一般醫院的弱視訓練人員多是由護士或行政人員受了些簡單的教育訓練即上場),但事實上,受限於時間(健保給付下一次的訓練課程只有30分鐘)、空間(一間治療室可能有許多孩子在同時進行訓練,互相干擾在所難免)、接送的週車勞頓等等諸多因素,孩子能在醫療院所得到的訓練效果到底為何?視力究竟改善了多少?恐怕常是個未知數。


就像早期療育的課程如物理、職能、語言課,其實弱視訓練課程也可以在家裡由父母來幫助孩子進行,只要父母手邊添購一些「工具」與並充實一些知能,加上鍥而不捨的落實精神,通常都能得到一定的成效。


上面的照片是購自視光師的弱視訓練圖本當中的兩頁,據悉弱視的孩子最難區辨的即是以上這樣型態的圖---所有的字和形狀都很類似且擁擠的排列在一起---這樣的圖看在弱視的孩子眼裡經常是一團黑黑、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要請孩子從這樣的圖當中去搜索出某一個特定的圖案或數字,他們可要很下一番「眼力」功夫。利用這樣的圖本,每天請孩子練習,依序找出每一個指定的圖案和數字然後各以不同的彩色筆塗上顏色。這是弱視訓練當中最基本且普遍使用的方法。(附註:弱視訓練圖本內容有分難易程度,況且市面上買不到;家長必須先帶孩子到醫院或眼科診所給眼科醫師或視光師等專業人員評估後,他們會視孩子的視力/視覺功能,給孩子適合的圖本。)


 


除此之外,父母也可以購買坊間現成的「連連看」給孩子練習或依照孩子的視覺能力自製「連連看」(「遠視」的孩子要訓練讓孩子「看近並看小小的」字體或圖案),如孩子能認字,可以經常提供機會讓孩子看小字體,每次練習或訓練的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因為孩子的眼睛需要適度的休息,但練習的次數及頻率要高,效果才能顯著。


還有,釣魚玩具(電動的釣魚組,開關一開放在轉盤上的魚兒會旋轉,孩子必須拿釣竿嘗試吊起旋轉的魚兒)、俄羅斯方塊等電玩、紙上迷宮、拍球、傳接球、接滾球、接滾彈珠,或將氣球或小球以繩索吊掛在孩子的頭上方然後要求孩子抬頭並舉手起來拍打球,這些遊戲都可以訓練孩子的「追視」能力。另外,在呈現給孩子看他已經能命名的圖卡或字卡時,父母不妨將圖卡時遠時近的呈現在孩子面前(可能第一張先拿遠給他看,第二張拿近距離給他看,但必須注意觀察孩子的雙眼是否有一起對焦注視著圖卡),此舉可以訓練孩子的「遠近調視力」。還有,利用孩子有興趣玩的幼兒教育遊戲光碟來做訓練也是的不錯的工具,孩子不僅可以練習用滑鼠還可以一邊學認知和訓練視力,可是一舉數得呢!(嚴重弱視的孩子要學習搜尋螢幕上的小老鼠還要控制滑鼠來完成遊戲活動,這樣的遊戲對他們而言可是一項可不簡單的挑戰呢!)此外,訓練精細和手眼協調的活動如套杯、串珠、洞洞板、堆積木等,也都可以達到視覺訓練的效果。總而言之,提供孩子廣泛且頻繁的視覺學習及操作的活動經驗,換言之,就是父母必須學習放手讓孩子凡事自己親自動手動腳動身體去實行完成,父母只在在一旁擔任「觀察者」在孩子需要「必要協助」時才適時的指導)孩子利用視覺或輔以觸覺(鼓勵孩子以手去摸摸看)(一次只給一點提示,例如孩子找不到他的鞋子,你告訴他「看看你的腳右邊的地方)去注意「細節」(引導孩子觀察兩樣事物或圖片的「異同」---找找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孩子的視力是可以一點一滴的進步的,即使已進入學齡階段,孩子的視覺仍舊有進步的空間。


孩子的視覺發展,除了能以視力表及驗光機器查驗出的「視力」表現,尚且還包含「視功能」,其包括視覺靈敏度、目光掃瞄、目光搜尋、視野廣度、眼球肌肉平衡、追視能力、遠近調適力、注意力移轉、色覺能力、手腳眼協調、複雜背景區辨力、遮蔽辨識能力、視覺記憶、理解操作能力等。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孩子能有正常的視力並不代表他能有正常的「視功能」,所以弱視孩子的父母在著眼於孩子的「視力」發展進步上,一定要同時兼顧孩子的「視功能」發展,在家幫忙孩子進行此些弱視訓練活動。(如需進一步的視功能相關資料請參考下方「視覺功能評估與訓練手冊」內資料)


弱視訓練能否得到成效的關鍵經常是父母能否鍥兒不捨的持續陪著孩子在家經常性的進行,這樣的訓練活動猶如早期療育的課程,早期的黃金時期非常重要,尤其要把握孩子學齡前的時期,以便幫助孩子在入小學時有「足夠」應付學校課業活動的視力及視功能(視力部分至少要有矯正後0.5~0.6,,也就是孩子坐在教室第一排的座位能看清清楚黑板的字體)。


視力、視功能等和身體的其他器官組織一樣有「用進廢退」的特性,也就是你越加使用它、訓練它,它的能力將越加精進,反之,它即會維持原狀甚至退步。有的父母會有一個觀念是:孩子視力不好就培養他聽覺學習的能力,我認為此觀念事實上是似是而非,因為除非讓孩子讀啟明等視障學校,孩子既然要進入主流教育環境跟著一般孩子學習,就非得用到視力去學習,因為主流學習環境下80%的學校課業資訊都是從視覺中獲取,如果沒有良好的視力,孩子是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註:人的視覺系統有三百萬的神經細胞,而聽覺只有三萬的細胞(百倍之差)。故由影像轉變成音符只能有1%的代表性,只能給「輪廓」,無法給詳細的表明。)


弱視孩子的家長們我們一起努力加油吧!


P.S.:以上部分內容參考杞昭安主編之〈視覺功能評估與訓練手冊〉與〈視覺障礙兒童親職教育手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