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著現今早期療育觀念的普及,腦傷孩子往往在一經發現問題後,很快就有療育活動的介入。然而,也因為療育開始的早,孩子的年紀尚小,或許才幾個月大,所以孩子接受療育時的情緒反應會非常強烈。看著這麼小的孩子激烈的抗拒狂哭,這往往會直接的影響到帶著孩子去做復健的照顧者,造成照顧者的情感陷入兩難狀態。可能的反應是,跟著哭,或者偷偷流淚;抑或者,不停得幫忙安撫,甚至,覺得虧欠孩子,當療育課程結束,照顧者會以各種方式來討好孩子以彌補對孩子的虧欠之心。我的經驗和想法是,萬萬不可呀 !

      蓉五個月大就開始做復健,兩歲前作復健時,她都是在奔騰的哭嚎和洶湧的淚水中度過(他甚至哭到癲癇發作);因此,當有家長分享他孩子復健時哭得有多慘時,我絕對能感同身受並且同理他們的感受。


       以下我要講得可能讓人感覺沒心沒肺和強人所難,但這是我的切身經驗和領悟,那就是: 照顧者儘可能不要覺得孩子接受復健是在受苦,感到於心不忍,而想盡辦法安慰他或討好她,也盡可能不要讓孩子的情緒影響你(或掌控你),而在事後有想彌補孩子的行動出來,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 : 惟有當父母不再覺得孩子很可憐時,孩子才能漸漸的脫離那些自憐的感受。。。一旦孩子不再自憐,她變較可能漸漸習慣療育生活,甚至享受其中的樂趣。

      打得比方,孩子跌倒時,當大人表現出很擔心,孩子即使沒怎樣,也會不由得覺得自己是不是怎麼了,而放聲大哭;但,相反的,如果這時家長表現得一副淡然,還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讚美她好勇敢,孩子就能很快的自己爬起來,繼續他的遊戲。

      人生本來就有許多困難和挑戰,每個人都必須面對,腦傷孩子也逃避不了;對腦傷孩子而言,甚至有更多的困難和挑戰,等在他們的前方。照顧者要學習慢慢引導孩子,勇敢的去面對在他眼前的的【挑戰】(療育也是一種挑戰), 告訴他一定可以做到,在孩子勇敢時獎賞他 (口頭讚美、大大的安慰和擁抱、給他愛吃的或愛玩愛看的),因為孩子終究要復健好幾年,我們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更需要學習勇敢和堅強,而且,他們絕不是孤苦無依的在面對這些艱難挑戰,我們在陪伴她,而且我們也是跟著跟孩子一起在學習勇敢和堅強。當父母的一定會於心不忍,這是人之常情,但長痛不如短痛,這條路還很長,要走的路還很遠。
照顧者自己先學習勇敢堅強起來,孩子自然就能勇敢堅強起來。我深信。

      因此,千萬不要再覺得孩子做復健狂哭很可憐了,更不要因為帶孩子做復健而有虧欠之心。反之,安慰孩子,陪伴孩子,鼓勵孩子,跟著孩子一起勇敢坦然的接受所有已知和未知的挑戰。惟有如此,這條漫長的荊棘路,我們才走得下去,並且能越走越甘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蓉媽 的頭像
    蓉媽

    嬰兒搖晃症候群之腦傷兒童成長日記

    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