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tho.clmed.ncku.edu.tw/~cjlin/austin/emotion.htm


郭乃文


                                                 摘要 :陳士慧89.5.21


~由神經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情緒協調~


一、由情緒的原生性與後天性來解讀情緒的本質與控制


  1.情緒,基本上是一種生理狀態的表達


    <生理狀態>        <心理上>           <行為上>


      不舒服→→沒有安全感、受威脅、厭煩感→→生氣、打人、哭泣


    至今所知,人類幾乎所有的行為都由腦部控制,情緒亦是。當情緒不愉快時,很容易在行為上以不適當的方式表現出來,如打人、哭泣、摔東西等,久而久之就成為習慣,習慣變成自然,這也是神經網路的變化,所以會變成一種神經上的記憶,相對地很難控制。所以人要先了解自己的情緒,要先瞭解外在(環境)的訊息或內在(身體)的狀態,是如何引發自己的情緒。會引起個體不舒服的生理情境每人或有不同,因此,細心的觀察與記錄其身體狀態是最基本的情緒瞭解。


  2.情緒,稍加處理就是一種認知狀態


    曾有研究:A、B兩組人,分別打了略會引起身體興奮感的藥劑,再放入快樂群與氣憤群的群眾中,結果,A組人以為這藥劑會使人快樂,B組則反之。可見,人對自己的身體生理狀況不了解時,很易受自己對外在環境的主觀解釋而影響情緒。人們對自己的情緒敏感度不夠是一種常態,不易察覺自己的情緒是生氣?厭煩?不安?或被威脅?只知心情不好,卻不見得知道影響自己情緒的真正原因為何?針對此,教導『情緒』與『感覺』就像教加法、教物品的名稱。孩子3-4個月大時就可以教他情緒,為情緒命名。例如:在某情況中,孩子生氣了,可以在情緒發生同時,告訴他:「你現在在生氣喔!」讓孩子知道自己情緒狀況,並使孩子了解情緒語言的表達。若孩子無語言能力,當他生氣時,可以給一張畫有黑圈圈的圖卡,表示該圖形即是生氣的意思。又若孩子的優勢能力在聽覺,可以給予一個聲音,配對當時的情緒。也可以製作一張情緒表,如:何時不安?煩躁?受威脅?將不好的狀況列出,刺激(情境)à情緒反應做成記錄。智能障礙者,語言與認知都可能遲緩,但不一定缺乏,尤其要著重其情緒的感知。


有些身心障礙者因額葉深處受傷或發展緩慢,在情緒的控制上也較薄弱。協助其紓緩情緒之方式有:(1)給予適當的聲音和觸覺-藉由感覺增加其感受(2)促進延宕行為-促使其不當行為能延後出現。另外,應使孩子了解其行為,加強其對行為的知覺。孩子的行為動機,處於未知覺的狀況,因而在行為有預兆前,讓孩子覺知自己的行為,漸漸地,孩子會了解其行為的原因。(3)目的的延宕-當心情低落,覺得怒氣要爆發的時候,不要一直保持該信念,要延宕其信念,如孩子生氣à欲打人,在將動手前,雙手按住孩子雙肩,壓一下,看一眼,再壓一下,再看一眼,即在第一個動作à第二個動作間,插入另一個動作,以中斷負面情緒的延伸。總之,以孩子的優勢能力,考慮給予可接受的刺激,並使用這些刺激來統整孩子內在情緒,讓孩子了解自己的生理狀況。   


 


   3.情緒具有社會互動的意義,而這也是一些能力的組合


自閉症或相關症候群,因為其先天的神經系統的問題,有無法與他人共享情緒的基本障礙。有些孩子無法適度地以視覺來搜索他人臉上的情緒訊息。有些孩子,腦子不夠複雜去瞭解溝通環境或人際社交活動的複雜度。這些理由都使其情緒『看起來』怪怪的,讓大人也無自主地選用『怪怪的』情緒去面對他們。


家長或老師要以自己為鮮活的、時時刻刻的社交教材,讓自己的情緒給情緒穩定狀況下的孩子知道(他情緒不穩定時,連處理自己都不夠),包括:情緒告知、情緒共享、情緒交換。建議是,我們可以自快樂與放鬆的情緒開始,如:開心地一起玩,雖言語無法溝通,但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現在的愉快心情,交融彼此的情緒。這往往是一個老師或家長能否處理孩子情緒的關鍵,甚至是能否繼續珍愛孩子、與孩子共同奮鬥下去的基本條件。相反地,相處時的焦慮、生氣、無助情緒都是大敵。又,人們對語言情緒的了解,不止是語言本身,而往往是音調、語氣、聲調的消息比內容重要,所以音調本身會傳遞情感,需注意這一點。目前許多治療的形式,像音樂治療、遊戲治療,就包含了許多放鬆情緒、交換團體情緒訊息,分享快樂等功效。


 


  4.自我監控的功能與效能感:


    這是一種『我為主宰』的感覺。例如乙武洋匡,四肢短小原為其障礙,後來他漸漸可以接受,認為是自己的特點,但是,認為自己的缺點是『特點』,不會給人產生力量。他後來因為行動不便,而能有更多的時間讀書,背辭語比他的對手出色,而使他醒悟,原來這特點是一種『特長』。一個人自己作自己情緒的主人,駕馭自己的情緒,體會『我為主宰』的心情,那麼原本四肢不便、或障礙就不會讓他太遺憾了。實際上,人並不需要太複雜的主宰感,經由自己努力的簡單事情的完成,都可以產生這種愉悅,而且還可以增加自我控制的效能感。記得!孩子有時需要的,只是他自己努力地把玩具放進入箱子中,就讓他快樂了!


剛才提到的如果以語言管道或視覺感道或其他感道,來提供訊息協助個體對這些情緒辨識,在腦中形成一種概念或記憶,則相對地情緒的變化也就容易協調了。像是,習慣有口語表達能力的個體,情緒也較易覺知與表達。另外,想辦法加入等待中的活動,陪著孩子在等待中,有快樂的學習、得到獎賞、放鬆心情、有人教導方法,而非痛苦式、煎熬式、被拋棄式的等待。想想,如果只有在事前定一個目標與一項增強物,卻沒有給予達到目標的方法與策略,以及情緒條件,就一味要求孩子達成目標,這是很殘忍的。經由這些過程,得到的不只是情緒學習,還有自我主宰感與自我監控能力的增加。


 


  4.情緒被環境引動:


  環境的線索(如聲音、味道)、他人(友伴、老師、家長)的臉或聲音,這些刺激會造成不同的反應。所以,環境的設計,是重要的情緒設計。環境刺激能同步最佳,如聲音加圖片、肢體加圖片等,使刺激更易進入大腦,形成一種我們需要的情緒狀態與概念。所以孩子對一個新環境的印象十分重要,寧可花多一些時間準備他進入新環境的第一印象,也不要日後再來彌補。而,良好的環境給孩子很棒的安全感與放鬆感,可以快速地沈靜下他的心情。


 


二、神經心理學的知識說


 1.認知功能的成熟與大腦功能的成長間互相依存-


隨年齡的增加,功能發展的方向是可以預估的,因情緒也包含了認知功能。


 


 2.神經細胞的本質與後天環境間的調整效果-


找出優勢能力(最好系統),給予訊息、刺激。以個體有自信的能力感來統整其他活動,不要以他自慚或自弱的情緒來作其他行為反應。


 


 3.情緒的、認知的兩種功能之間相同與相似-


學習過程(執行步驟)與自動化歷程(不必思考),在新行為尚未自動化時,不要加入新行為。


 


 4.個體的差異與本質-


大腦功能的分工(局部差異):如左腦管語言,右腦控制音調、語氣


與協調(統整經驗):自我經驗的覺知


 


 5.接受個體能力衡鑑的內涵與重要性-


每一種醫療或教育體系的建議,並非都適合每一個孩子,每一位家長應發展出一套訓練理念與教育模式,因為,情緒是特別分享的。不過,別忘了,每年至少一次回原醫療系統做檢查,了解孩子的發展概況。


不要和別人比較,個體自己與自己經驗的累積比


 


 6.由個體的固化功能走向功能開發


  不要受限於他不好的功能組型,要提供讓他有表現機會的環境來誘發他的行為功能,這部分往往是大人想不到的。


 


三、於是我們這樣知道與自我提醒:


1.每個孩子都有個性,不一定是疾病造成的-有時是基因,而有時,是環境誘發出來的。


2.每個孩子,都是以情緒來傳遞訊息,所以情緒管理從解讀情緒開始。


3.情緒和認知表徵是一體的兩面,所以要合理的配合其認知特色與成熟度。


4.弱處給同理心,強處給訓練的方向-情緒差時給予支持,共享好情緒,也讓他知道這是可以共享的。


5.提供引促好情緒的環境與安定情緒的特定空間。


6.我們在孩子的身邊,是一種屬於孩子可以感覺的環境的一部份。要不斷提醒自己學會對壓力的反應不必那麼僵硬與害怕,要以放鬆、自然、加上學習的心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