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自雅虎知識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0807642


請問:幼兒玩拼圖對他們有什麼益處呢?對於二歲到六歲,甚至更大的小朋友,玩拼圖可以訓練什麼呢?應該從幾片的拼圖開始教他們呢?


1. 可以激發孩子推理思考能力並增進手眼協調能力:

 從讓幼兒玩有鑲嵌式拼圖,到較大一點的孩子開始拼接分割塊是完整單一圖案的拼圖,以至破壞圖案但切割規則的拼圖,再從平面至立體拼圖,每一個拼圖塊,都需 要孩子旋轉不同的方向,才能組合成功,從練習中增加孩子手眼協調能力。

 由於拼圖是需要拆散、重組的玩具,因此在拼湊的過程中,也可以陸續增加孩子對挫折的忍受度,面對一堆零亂的拼圖塊,孩子需要獨力思考圖塊的顏色、位置、 方向,因此愛玩拼圖的孩子往往推理思考的能力會好些。

2.
提高孩子的挫折忍受度:

 孩子們玩拼圖的形式和大人不同,大人是【策略性】玩拼圖,孩子則是【直覺式】玩拼圖;大人是先挑四周平邊並分類,孩子則是率性地拿到那一片就開始尋找它的位置,由於孩子的部分與整體的概念很強,玩過幾遍之後,就會記得較突出的形狀或色塊的位置。

 透過拼圖的學習,孩子會漸漸發展各種策略,並學習從混沌中理出完成拼圖的頭緒,藉由一次次的”try and error”,孩子便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策略】;而當他開始與別人合作進行拼圖遊戲時,也正在醞釀複雜的人際關係,幼兒專家認為拼圖是訓練兒童提高挫折忍受度的良好工具。

3.
增加觀察力,培養耐心、專注力:

 當孩子進入拼圖的世界中,從完成拼圖後小小的成就感,到克服困難完成較大拼圖後所獲得的大成就感,孩子不僅獲得自我肯定,學會面臨困難(一堆凌亂的拼圖塊), 透過不斷地觀察分析(到底該怎麼拼下去),持續、專注、並耐心地投入,訓練出孩子專注力及穩定度。


----------------------------------------------------------------------------------------------------------


蓉媽的心得:


 


觀察三歲的妹妹(蓉的妹妹)玩拼圖,我還真的見識到幼兒玩拼圖用的方法跟大人的是大異其趣;他真的採直覺式--拼圖隨手拈來一片一片,慢慢的試,尋找它的位置。神奇的是,他用這樣的方法其實並不會非常耗時,他仍是沒多久就可以完成20片的拼圖。


 


我之前曾試圖要教妹妹改採取大人的策略,也就是從四個角落和四個邊的開始拼,可是他小姐不知是還不太能辨識有「圓角」的拼圖,或是怎樣,他仍舊維持鍾情於他自己的方式,我也就由著他去,我想他有這樣的耐心與毅力,自己慢慢摸索然後完成,也是值得鼓勵和佩服的呢。


 


因為蓉完拼圖很難「顧全全局」,經常是拼好了這片,弄亂了那先前拼好的兩片;或者,顧了上面,就顧不了下面。所以,我特別觀察並研究妹妹他是怎麼顧全整面拼圖的,發現:1.妹妹用手指的前三指穩穩的拿好拼圖塊,等他找到位置要拼時,他是熟練的以拇指單指壓拼圖塊進去,同時以食指和中指協助穩固拼圖,直到確定拼圖塊鑲嵌金去正確位置,此時如果旁邊有已拼好的拼圖塊,他還會稍微用左手去輔助,照顧好旁邊的拼圖,讓他們不會在這過程中弄亂了。


 


蓉的手指功能的發展還未臻成熟,拿取小物時,還是可以看到他以代償的錯誤方式,同時,她的雙手協調和穩定性仍舊不佳(必須兩手協調的工作時,例如吃飯時一手扶碗、一手拿湯匙,常見他只使用一手拿湯匙,另一手就這麼的任其閒置著),當然,再加上他那不可思議的視力,難怪拼圖能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